










高水位下CFG桩与土工格室复合地基方案优化
方案选定后,对方案进行优化和细化,使方案更加经济合理,工程参数更为具体,也更便于施工质量控制。
(1)CFG桩:为节约投资,对隧道顶层分区处理,土工格室河渠保护,分为8个区域。仅3区~8区隧道顶层采用CFG进行了加固处理,根据不同区域回填土质、回填深度和回填时间等特征,分区进行优化设计。即3~7区隧道顶层部位CFG桩间距为1.7m,隧道两侧CFG桩间距为1.5m,土工格室用于潜水河道治理,8区CFG桩间距为1.7m。桩身深控制为12m。桩径为400mm,土工格室,梅花形布置。桩身强度为C15。隧道拱两侧采取CFG桩震动沉管法,拱顶采用螺旋桩,以保证隧道结构不受破坏。

CFG桩与土工格室复合地基有效加固了地基,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借鉴。该工程已正式启用,目前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明显道面沉降,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和经济效益。
(1)CFG桩能够大大提高地基土的整体力学性质,也能大量消除地基土的含水量,对桩间土有挤密作用,常规的地基处理方法无法满足要求时可考虑采用CFG桩,但缺点是造价较高,土工格室负担支撑,专业性较强,在正式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段的确定CFG桩的间距及桩长,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造价。
(2)土工格室能够弥补CFG桩沉降时间长的缺点,在土基表层形成硬壳层,能够抵消一部分不均匀沉降,与CFG桩相互作用后起到了良好的地基加固作用。